原则:应对变化中的世界秩序

  •  原则:应对变化中的世界秩序|200
  • 书名: 原则:应对变化中的世界秩序
  • 作者: 瑞·达利欧
  • 简介: 自然界的发展是有规律的,而任何事物都按其固有的轨迹运行。人们能够用一定的方法去认识它、体验它、并按照客观规律改造它。从《原则》《债务危机》到《原则:应对变化中的世界秩序》,桥水投资公司创始人瑞·达利欧的研究角度涉及个体、组织、社会和世界。他想揭示的是个体的生活和工作原则、组织机构的运转原则、国家和社会的兴衰原则、世界秩序的变化原则。在这本书中,瑞·达利欧探究的是社会和世界的运行规律和原则,他考察了500年财富和权力的所有重大变化背后反复出现的模式和因果关系。他认为在这些变化背后存在着永恒普适的规律。通过考察许多相互关联的历史事件,可以看到这些变化的典型模式、规律、周期和因果关系,并以此为基础推断未来。达利欧认为,历史通常也是通过相对明确的生命周期、随着一代人向下一代人的过渡而逐步演进的。目前相对财富、权力和世界秩序正在发生典型的巨变,这将对所有国家的每个人都产生深远的影响……这本书的分析和探究建立在达利欧独创的债务大周期、历史大周期的基础之上,揭示的是变化背后的永恒和普遍的力量,以此展望未来,搞清世界的运行原理,总结出永恒普适的原则,从而妥善地应对当前形势。
  • 出版时间 2022-01-01 00:00:00
  • ISBN: 9787521719499
  • 分类: 经济理财-财经
  •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
  • PC 地址:https://weread.qq.com/web/reader/19332dd0728b621d193d571

Note

桥水基金创始人 Ray Dalio 在 2022 年出版的新书,解释了他对于世界局势的判断以及投资观。

Dalio 认为,虽然未来不可预测,但可以从历史的大周期更迭中找到哪些规律。这点跟 Same as Ever - A Guide to What Never Changes 的观点很像,只不过 Morgan Housel 关注个人决策、Ray Dalio 关注宏观决策。

Dalio 在大量分析中美欧等头部国家历史后,认为帝国兴衰都有周期,依照「革命 / 建国 发展 巅峰 衰落 革命 / 建国」的循环,以及列出了十多个维度的数据来量化分析各个国家当前处于哪个阶段。他认为,美国目前处在衰落期,内部矛盾严重且难以调和,中国目前处在发展期,如果中美关系不出现严重问题就有望超越美国,但在台海有战争风险,万一发生势必导致全球大乱。

引言

时代发展的周期性,一定会有大繁荣和大萧条,只不过人类寿命相比时代更迭来说太短暂,通常只会经历一次。

Quote

在一个周期中,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的变化是常态,而不是例外。

从历史中找到多次重演的规律,用规律来理解事物因果,并积累应对未来的经验。

Quote

一个人预测和应对未来的能力,取决于他对事物变化背后的因果关系的理解;一个人理解这些因果关系的能力,来自他对以往变化的发生机制的研究。

1 大周期简述

本章目标,从历史中找到解释世界如何运转的模型。

Quote

我的目标是搞清世界的运行原理,总结出永恒普适的原则,从而妥善地应对当前形势。这么做不仅很有必要,也是我的兴趣所在。

财富和权力的创造和分配是永恒的主题。

Quote

我发现自古至今,在大多数国家,对大多数人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人们如何努力创造、获取、分配财富和权力,尽管也存在其他方面的争斗,最重要的是意识形态和宗教方面。

管钱的人和管权的人互利共生。

Quote

我也发现古往今来,所有国家的财富拥有者都具备创造财富的手段。为了维持和增加财富,他们与政权掌控者合作,一起建立共生关系,制定和执行规则。我看到类似的情况发生在不同国家和不同时期。

权利集中和财富集中到了一定程度后,底层人民开始反抗,产生混沌并孕育新的权利和财富管理人。

Quote

我发现,随着这一运作机制的逐渐演变,很小部分的人获得并控制了大部分财富和权力,之后国家变得过度扩张,陷入困难时期,使最贫困且最没权势的群体遭受最大的重创,进而引发冲突,酿成革命和/或内战。冲突结束后,新的秩序建立,新的周期重新开启。

大周期内套小周期,人类社会是在这些周期中螺旋上升的,跟 Dalio 介绍经济机器运转的视频观点相似。

Quote

进化是走向进步的上行轨迹,而进步源于适应和学习。周期围绕着上行轨迹而反复出现。在我看来,大多数事物是沿着一条具有周期性的上行轨迹发生的。

全人类进化:金钱和权力倡导发展教育和资本市场 科技创新产出的商品在自由市场流通 全人类向上发展。 国家大周期:资本市场加剧了贫富差距 经济危机或社会动荡 社会重组。

Quote

自古至今,成功的体系一直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们文明相处,提出创新想法,通过资本市场获得资金,将创新转化为生产和资源分配,从中获利而得到回报。但是,长期来看,资本主义造成了财富和机会差距,助长过度负债,导致经济衰退,引发了革命和战争,进而改变了国内和世界秩序。

国家大周期内,经济搞得好的国家更容易延续优势。

Quote

拥有大量储蓄、低债务和强大储备货币的国家能更好地抵御经济和信贷崩溃;储蓄少、大量负债,没有强大储备货币的国家抵御能力则较弱。

国家实力的决定因素:从教育开始,促进创新,带来经贸和军事的加强,最终确立储备货币地位。

Quote

提高教育实力可以推进创新和技术,进而扩大世界贸易份额和军事实力,增加经济产出,建设世界领先的金融中心,在一定时期之后,构建起作为储备货币的货币体系。

大周期的循环:新秩序、上升、顶部、下跌、新秩序。

Quote

我将这种具有周期性和相关性的上行或下行变化称为大周期。

上升阶段的特点:创始人设计的合适制度、重视教育、鼓励科研创新、平等开放、合作共赢、发展资本市场,由此不断正循环,成为顶部发达国家。

Quote

上升阶段是新秩序建立之后的繁荣建设时期。在这个阶段,国家的基本面较为强劲,因为(a)债务水平相对较低,(b)财富、价值观和政治差距相对较小,(c)人们通过有效合作来创造繁荣,(d)具备良好的教育和基础设施,(e)拥有强有力且有能力的领导者,(f)一个或多个世界主要大国主导着和平的世界秩序,

发展上来的过程中加大了贫富差距,相信美好日子能持续而过度借贷增加债务,贪图享乐而逐渐丧失竞争力,劳动力成本提升的同时其他国家直接复用科技成果赶超上来。

Quote

顶部阶段以各种形式的过度状况为特征:(a)高负债,(b)财富、价值观和政治差距巨大,(c)教育水平和基础设施不断下滑,(d)国家内部不同群体之间发生冲突,(e)过度扩张的国家受到新兴对手的挑战,引发国家之间的争斗

下跌阶段的主题:负债、内战/国内革命、国外战争、对货币失去信心。

Quote

这是一个痛苦的阶段,充满各种争斗和结构性重组,从而导致严重冲突和巨大变革,推动内部和外部新秩序的建立,为下一个新秩序和繁荣建设时期埋下了种子。

关于三个阶段的变化过程,以及不同阶段的健康指数定量评估:

Quote

2 决定因素

Dalio 的投资方法论:从历史中提取这些影响周期的法则,并将其程序化执行。

Quote

“历史押着同样的韵脚”。它之所以“押韵”,是因为最重要的事件重复出现,尽管方式不尽相同。虽然这些事件背后的因果关系是永恒普适的,但所有事物都以不同的方式不断演变且相互影响。

定量评估国家周期的最重要 18 个维度,按照重要程度排序。

Quote

其他无法定量评估、但也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

Quote

每代人都要有强大人力资本,才可延续顶部状态。

Quote

有句谚语“富不过三代”就是这个意思。三代人的时间也大致相当于一个典型的长期债务周期。

长期主义很重要,然而政府通常不具备,都是朝着政客任期内出成就的方向。

Quote

10.将即时满足置于长远福祉之上。这是另一个可以辨别个人和社会是否会成功的因素。

历史进程总是由极少数人的创造或决策推动的。

Quote

14.领导力。到目前为止,我所提到的一切都受到领导人的影响。

大到运营一个国家、小到运营一家公司,公平最重要,论功行赏。

Quote

那些最广泛地使用人才,并根据个人业绩而不是特权来赋予公民责任的社会最可能取得可持续性成功。这样做可以(1)找到最佳人选来很好地完成工作,(2)从多种视角看待问题,(3)让公民认为自己得到最公平的待遇,从而促进社会稳定。

先结盟、然后外部抗争、胜利后再内斗、最终才能和平,历史总是相似的。

Quote

21.权力平衡大周期,它驱动着国家内部和国家之间的和平/战争大周期。通过大量研究历史和亲身体验一小部分历史变迁,我发现权力平衡机制驱动着几乎所有权力斗争。

3 货币、信贷、债务和经济活动的大周期

财务健康是小到个人、大到国家全世界面临的最重要任务。

Quote

●各个实体在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中反映的整体财务管理方式是内部和世界秩序变化的最大驱动因素。

财务健康评估,适用于个人乃至国家,保持开支低于收入且资产大于负债(但危机时期资产可能缩水,例如当前北京房地产市场)。

Quote

财务安全边际[即如果最坏的情况发生,那么你的财务状况可以维持多久。

储备货币在国际经济贸易中有巨大优势,但由于用起来过于方便,也容易产生债务埋下隐患(比如用起来很流畅的花呗)。能发行储备货币的美国占着食物链顶端。

Quote

拥有储备货币是一个国家所能拥有的最大权力之一,它赋予这个国家巨大的购买力和地缘政治实力。

货币交换释放购买力,同时也能储存购买力以备不时之需。储存下来的购买力给其他急需的人使用,就进一步产生了信贷和债务。信贷和债务可以让整个社会资源配置更合理,促进生产力提升,但并不完美会失灵,产生危机。

Quote

货币是一种交换媒介,也可以是财富贮藏的手段。

财富 = 内在价值;货币 / 信贷推高的是外在价格。生产率提升是这个社会的主旋律,也是金融市场对于资源调度的使命。

Quote

货币和信贷创造与财富创造之间的关系经常被混淆,但这种关系是经济周期的最大驱动力。

政府在危急时刻对于市场的调控只能是应急,产生的代价需要后面慢慢还,这带来了经济周期。

Quote

货币和信贷在发放时产生刺激性影响,而需要偿还时会产生抑制性影响。这就是货币、信贷和经济增长具有周期性的原因。

经济周期通常都比一届政府任期要长,因此当掌握货币和信贷特权时,执政者会用来为自己谋利(比如选举)。

Quote

当政府能够创造货币和信贷,并发放给民众而取得好评时,政府很难抵抗这种诱惑。

解决债务问题最立竿见影的方式是印钞,因为债务不会对应膨胀。但就像抗生素一样,滥用会出问题。

Quote

所有货币都会贬值甚至消亡。一旦出现这种情况,现金和债券(即获得货币的承诺)就会贬值甚至变得一文不值。这是因为大规模印钞、降低债务价值是减轻或消除债务负担的最简便方式。

硬通货:金银直接作为交易的货币,缺点是自然资源有上限;纸币:金本位时代,政府发行纸币用作交易,同时承诺任何时候可兑换黄金,缺点是战乱时期人们都想换金子,发生挤兑;现行的法币体系脱离了任何自然资源,由政府加上人们的共识来维系,但一旦信心消失共识被打破,就会面临危机。

Quote

世界上一直存在三种类型的货币体系。 第一类:硬通货(如金属硬币)。 第二类:纸币(硬通货债权)。 第三类:法定货币。

5 内部秩序和混乱大周期

产生大周期的根本原因,主要是财富和权利分配不均、意识形态和宗教相互不认同。如果良性斗争,则能促进整体向上,但如果恶性斗争,就会引起衰败。

Quote

自古至今,在大多数国家,影响大多数人的最主要因素是人们如何努力创造、获取和分配财富与权力,尽管他们也在其他方面发生斗争,其中最突出的是意识形态和宗教。

建国后的早期政策制定者的核心考量,典型案例是改革开放。

Quote

一个体制要想成功,就要为大多数人(特别是广大中产阶级)创造繁荣。

当今互联网舆论环境现状,先标签化后再来判断是敌人还是朋友。

Quote

当困难和冲突加剧时,人们更倾向于:刻板地把他人看作一个或多个族群的成员;把这些族群要么看作敌人,要么看作盟友。

当个人追求开始试图突破规则、且规则并未得到严格执行的时候,整个体系的土崩瓦解就可以遇见了。想起了当年的经典横版游戏 MapleStory 沦为外挂岛的过程。

Quote

如果人们认为自己所热衷的某些追求比决策体系更为重要,那么决策体系危在旦夕。规则和法律只有在下述两个前提下才能生效:规则和法律必须清晰明了;多数人把在规则和法律的范围内行事看得足够重要,因此愿意为规则和法律行之有效而做出妥协。

道理大家都懂,但实际大多数情况下都会陷入囚徒困境。

Quote

通过有技巧的合作产生富有成效的双赢关系,既把蛋糕做大,又把蛋糕分配好,让大多数人满意,这比为争夺财富和权力而打内战,导致一方征服另一方的价值大得多,痛苦也小得多。

6 外部秩序和混乱大周期

国际环境中没有统一的规则和法律框架,突出一个凭自身实力说法,或是通过利益交换的方式来争取更多盟友。

Quote

国际关系更多地取决于原始实力的动态机制。

绝大多数战争都由一些荒谬的理由引起、且造成悲惨的结果。少数有正向结果的战争是为自由而战。

Quote

对于战争,最可确信的两点:(1)战争不会按计划进行,(2)战争远比想象的更糟糕。

法西斯主义 = 专制 + 资本主义 + 集体主义

Quote

一个国家在决定治理方式时,需要做出以下三大选择:(1)决策方式是自下而上(民主)还是自上而下(专制)?(2)社会经济制度是资本主义还是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处于二者之间)?(3)崇尚的是个人主义(认为个人利益至关重要)还是集体主义(认为集体利益至关重要)?

当贫富差距大产生的社会动荡可能影响政权时,要么印钱缓解负债或给富人加税,要么暴力抄家打土豪分田地。

Quote

在经济严重承压且存在贫富悬殊的时期,国家通常会进行根本性的大规模财富再分配。以和平的方式进行,则是对富人大幅增税,显著增加货币供应(使债务人的负债贬值);以暴力的方式进行,则是强制没收资产。

7 从大周期的角度思考投资

对不同市场的投资决策也是试图量化这几个因素,并建立决策模型。

Quote

所有市场都是由以下4个决定因素驱动的:经济增长、通胀、风险溢价和折现率。

9 荷兰帝国与荷兰盾的大周期兴衰

荷兰首先发明了远航的工具,成立东印度公司在远航中攫取大量财富;随后为了远航探险融资而诞生了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以及配套的货币体系,荷兰盾成为世界上首个储备货币,这也是资本主义的起点。

Quote

荷兰人两个最重要的发明是:(1)效能极其优异的帆船,使他们能在世界各地航行,这一点再加上他们从欧洲战事中获得的军事技能,使他们能收集巨大的财富;(2)为这些行动提供推动力的资本主义。

10 大英帝国和英镑的大周期兴衰

二战后的世界格局大重构,美国成为中心。

Quote

新世界秩序最重要的金融元素包括: • 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确立美元为世界储备货币。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旨在支持新的全球金融体系。 • 纽约成为新的全球金融中心。

欧盟的诞生源自前几次世界格局重构造成的内耗,最终决定团结起来统一货币。(而如今英国脱欧了)

Quote

从欧洲的视角看,新世界秩序的关键是这样的转变:原来是一种均势,最强大的欧洲国家位于顶端;现在则是欧洲国家均筋疲力尽,新的超级大国比任何欧洲国家都强大,欧洲光芒不再(特别是在欧洲的殖民地获得独立的情况下)。鉴于这些压力,以及两次世界大战留下的清晰教训,即分裂会带来巨大代价,欧洲团结的价值显而易见。这成为建立新欧洲秩序的动力,该新秩序逐渐发展为欧盟。

11 美国和美元的大周期兴衰

不到万不得已不打仗,战争对于现代大国的经济影响过大。

Quote

因为军费开支会占用政府的钱,使政府无法把这些钱投入社会项目。因为军事技术与私营部门的技术是相辅相成的,所以对领先的大国来说,最大的军事风险是它们输掉经济战和技术战。

美国政局现状,党派分裂在加剧,按照 dalio 的历史模型,继续这么下去会造成新一轮的革命。

Quote

更严重的两极分化相当于两种情况:(a)出现政治风险的僵局更大,这使通过革命性变革纠正问题的可能性降低;(b)某种形式的内战/革命。

12 中国和人民币的大周期兴起

自古以来的文化差异也带来了治国方式的差异。制度没有地错,只有适合与不适合。

Quote

美国人和中国人的核心差异是,美国人最强调个人至上,而中国人则最看重家庭和集体。美国是自下而上运行的,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中国是自上而下运行的,追求集体利益最大化。他解释说,中文中“国家”这个词包含两个字——国和家,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的位置。因此,中国人更加谦逊、尊重他人、循规蹈矩,而美国人则更加傲慢、平等、厌恶规则。我注意到中国人对提问和学习更感兴趣,而美国人对畅谈他们的想法更感兴趣。

货币最重要的是流通性。

Quote

当你看到一种货币受到资本管制时,特别是当存在严重的国内债务问题时,远离这种货币。

中国视角:帝国主义扩充领土,并利用资本主义追求利润剥削工人造成了巨大的贫富差距,继续掠夺更都领土;美国视角:资本主义为实体经济提供了有效的融资渠道,推动了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不同的历史经历造就了决策者的执政方式。

Quote

他们对资本主义的观点与我对资本主义的观点不同,这是因为他们与资本主义打交道的经历和我的经历大为不同。

Dalio 对于马克思主义最核心的「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解:解决冲突、发生进化、循环。

Quote

辩证唯物主义过程和我发现并在《原则》一书中阐述的过程相像:与冲突做斗争,思考冲突,写下我从中得到的原则,然后改进原则,并以一种永不停歇的进化方式反复这么做,我称这种方式为“循环”。换言之,我认为,而且看上去马克思也认为,从冲突和错误中吸取教训和进化是最佳做法。

Dalio 对于资本主义的理解:资本市场促进资源合理分配能提高效率,但也会制造贫富差距,最终产生社会矛盾造成动荡。

Quote

我还认为资本主义(一套有激励性的制度,奖励最具创造力和生产力的人,而且拥有资本市场,做出好的资本配置决定的人会受到奖励,做出不好决定的人会受到惩罚)将带来:(a)长期更高的生产力(因此总蛋糕会变大);(b)巨大的财富差距;(c)资本市场(尤其是债券市场),它会过度扩张,然后崩溃。当发生资本市场/经济崩溃,同时出现巨大的财富差距和价值观差异时,某种形式的革命可能会发生。这样的革命可能会以和谐和有成效的方式结束,但大多数情况下,会导致巨大的冲突和破坏。

Dalio 的视角下,马克思主义和资本主义不互斥,资本主义可以带来社会生产力提高,其产生的负面问题需要用马克思主义来尝试解决。

Quote

我认为阶级之间的冲突是帝国兴衰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因而也是历史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这些驱动因素就是本书前文讨论过的三大周期:债务和货币市场周期、内部秩序和混乱周期、外部秩序和混乱周期。

13 中美关系和战争

贸易战升级到严重程度的标志:切断核心资源产品的进出口。解决方式是尽最大可能做到内循环,降低对特定国际的资源产品依赖,比如这两年的一带一路。

Quote

任何一方采取切断必要进口的行动,都标志着局势的严重升级,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冲突。

人民币成为储备货币的优势和劣势。

Quote

人民币(2%)是唯一因基本面而被选择为储备货币的法定货币。中国的潜力是巨大的。中国占世界贸易、世界资本流动和世界GDP的份额都与美国大致相当。[7]中国已经设法使人民币相对于其他货币和相对于商品与服务的价格保持相对稳定,中国有大量外汇储备,不实行零利率和负利率,没有发行大量债券并将其货币化。增加在中国的投资会使人民币升值,因为这些购买必须用人民币进行。这些都是好的方面。不好的方面是,中国的国内债务相对较多,这些债务需要重组,人民币不是全球贸易和金融交易中广泛使用的货币,中国的清算系统还不发达,而且中国不允许人民币自由流入和流出。

内乱时是最容易被进攻的时候。国内将维稳放在第一位,有时甚至优先于法律,从这个角度来看似乎也不能算错,但牺牲了个体利益;而 TikTok 也可能是一个在关键时刻扰乱美国舆论造成内乱的武器。

Quote

历史告诉我们,当出现领导层换届和/或领导软弱的情况,同时又存在大规模内部冲突时,敌人发动进攻的风险就应该被视为有所提高。

中国自上而下的文化背景,由确定的领导人来统筹决策,就像 CEO 的 OKR 逐级分拆一样,有利于思路统一,但风险在于 OKR 拆错了怎么办;美国自下而上的文化背景,由大众选举少数服从多数来决定,有利于每个人的自由表达,但风险在于容易造成分歧,比如高层内斗 CEO 和 CTO 各拆自己的 OKR,以及下次选举新领导人后 OKR 重写了。

Quote

在选择领导人方面,大多数中国人认为,让有才能、明智的领导人挑选领导人,比在一人一票的基础上让大众挑选领导人要好。很多中国人认为,大众会一时兴起地选择领导人,不是根据自身利益,而是根据候选人为了赢得支持会给他们什么来做决定。

Dalio 会更认同「个人服从集体」的模式更有利于整个系统的长期稳定。

Quote

但我将指出,大多数博学的历史观察者得出的结论是,不能说任何一个体系总是好的或者总是不好的。● 怎么做效果最好取决于(a)环境和(b)运用这些系统的人将如何彼此对待。没有一个系统能够持续良好运行,事实上,所有系统都将崩溃。持续良好运行的前提是系统中的人超越个体意愿尊重系统,系统有足够的灵活性来适应时代而不崩溃。

美国无论如何都会介入台湾战争,维护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影响力,以及时任总统的政治稳定性。

Quote

尽管美国为台湾地区而战似乎是不符合逻辑的,但如果中国统一台湾地区而美国不插手的话,这就会被视为美国地位以及对其他国家影响力的巨大损失。此外,这样的失败会使领导人在本国民众眼里显得软弱,从而使其失去继续掌权所需的政治支持。

14 未来

过去一百年的趋势来看,全世界向上趋势没有放缓,即便在其中每个时间点都有大量的人焦虑世界要灭亡了。局部的波动丝毫不影响长期的增长,因此投资大师们常说对长期保持希望,但短期保证资产和现金流的健康,活下来才能见到长期。

Quote

但即使不知道任何具体的事件,我们也可以很有信心地说,由于已经发生的进化,进步将会发生,使更多的人活得更长,并享受更高的生活水平,而且我们有充分的理由期待,由于人类的发明创造,这种进步将会继续发生。我们还可以自信地断言,这个过程中会有繁荣与萧条、丰裕与饥荒以及健康与疾病并存的时期。

dalio 的投资原则,带着希望且避免犯错。

Quote

在市场上和生活中,要想成功就应当下注于积极面,积极面来自(a)带来生产率提高的进化,而在此过程中不应过于激进,以免(b)这个过程中的周期和颠簸导致你失败出局。

储备货币的优势:其他国家持有的债务通常会以储备货币计价,而储备货币发行国印钞放水会让债务稀释,让债权人承担损失。

Quote

有巨额赤字的储备货币国家,其赤字和债务是以本国货币计价的,所以因这些国家能通过印钞来还债,它们就能把风险从债务人自身转移给持有债务的债权人。因此,主要风险不是这些大债务人会违约,而是债权人持有的资产将会贬值,即持有债务资产带来的回报率将低于通胀率。

应对未来最重要的是:不犯毁灭性错误。

Quote

了解所有的可能性,考虑最坏的情况,然后想办法消除无法忍受的情况。首先要确定和消除无法忍受的最坏情况。这是因为,在生活或市场的博弈中,最重要的是不要被淘汰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