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备 15 种调料

  • :提供咸味。
  • :调色(糖色)、定型(打发)、增香(焦糖)。
  • 味精:提高新手成功率。
  • 酱油
    • 生抽:提供鲜味、咸味。
    • 老抽:仅调色。
    • 豉油:带甜味的酱油,适合白灼清蒸。
  • 蚝油:提供鲜味、咸味,咸味弱于生抽。
  • :提供酸味。黑醋(陈醋/香醋)更香但略有颜色,白醋无色。
  • 辣椒粉:提供辣味。
  • 番茄沙司:提供果味,适合糖醋菜。
  • 酱料:提供酱香,都需要先热油炒。
    • 黄豆酱:咸口酱香。
    • 甜面酱:甜口酱香。
    • 豆瓣酱:辣口酱香。
  • :去腥增香。料酒偏酸,米酒偏甜。
  • 淀粉:口感调整。土豆淀粉即可。

常见 9 种酱料搭配

  • 照烧酱
    • 比例:3 生抽,1 老抽,2 糖,1 料酒,1 淀粉,2 水。
    • 操作:混合均匀。
    • 菜品:烧鸡排、烧煎蛋、烧豆腐、烧茄子;去掉淀粉适合红烧肉、三杯鸡。
  • 酸汤
    • 比例:1 葱花,1 蒜末,1 小米辣,3 辣椒粉,2 生抽,2 醋,1 蚝油。
    • 操作:葱蒜辣泼油,混合其他调料,再加热汤。
    • 菜品:酸汤面、酸汤水饺、酸辣粉。
  • 糖醋茄汁
    • 比例:3 番茄沙司,1 生抽,1 糖,1 醋,1 淀粉,3 水。
    • 操作:混合均匀。
    • 菜品:茄汁虾仁、糖醋里脊。
  • 鱼香汁
    • 比例:2 生抽,1 老抽,2 糖,2 醋,1 蚝油,1 味精,2 淀粉,1 水,1 豆瓣酱。
    • 操作:油炒豆瓣酱,混合。
    • 菜品:鱼香肉丝、鱼香茄子。
  • 捞汁
    • 比例:2 生抽,0.5 糖,2 醋,1 蚝油,1 味精,3 水,1 蒜末,1 芝麻,3 洋葱碎,小米辣。辣椒油可选。
    • 操作:混合均匀。
    • 菜品:凉拌万物。
  • 白灼汁
    • 比例:葱丝、姜丝、红椒丝、5 蒸鱼豉油、1 蚝油。
    • 操作:油泼葱姜辣,混合。
    • 菜品:白灼海鲜、清蒸海鲜。
  • 麻酱汁
    • 比例:麻酱,辣椒粉,蒜泥,葱花,3 生抽,1 蚝油,2 醋,1 糖,1 味精,盐。
    • 操作:麻酱用水泄开,葱蒜辣泼油,混合。
    • 菜品:麻辣拌任意煮熟的食材、拌面。
  • 酱香炖汁
    • 比例:3 黄豆酱,1 豆瓣酱,1 甜面酱,4 生抽,2 蚝油,3 糖,1 盐。
    • 操作:酱混合油炒,后加其他调料。
    • 菜品:炖肉、炖鱼、炖豆腐。
  • 酱香蘸汁
    • 比例:蒜末,2 黄豆酱,1 甜面酱,2 番茄沙司,1 蚝油,1 糖,1 淀粉,3 水,芝麻。
    • 操作:油炒蒜末,混合后继续炒,最后加芝麻。
    • 菜品:酱香饼、夹馒头、炸串。

必备 11 种香料

  • 葱:去腥、提香、解腻。
    • 大葱:负责味道。
    • 小葱:负责卖相。
    • 洋葱:负责口感。
  • 生姜:压制腥味、质地稳定,保健作用。
  • 大蒜:万能香料,啥菜都可以无脑放。
  • 香菜:两极分化。
  • 卤料:去腥增香。
    • 八角 / 桂皮 / 香叶:适合重油浓酱的炖肉。
    • 白芷:适合清淡的炖肉。
  • 胡椒:强力增香。
    • 黑胡椒:香味更重易挥发,出锅前加。
    • 白胡椒;香味弱点但稳定,开煮时加。
  • 花椒:强力麻香。
  • 孜然:香气浓烈,烧烤伴侣。